9 月 8 日吳文章董事長在天津會議上的發言整理
鋼之家網站創始人、董事長吳文章致辭并作《2023 年四季度鋼鐵市場形勢研判》的發言觀點整理如下:
2023 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產業升級厚積薄發,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當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復雜嚴峻,發達經濟體快速加息的累積效應繼續顯現,全球經濟復蘇動能減弱,國內經濟運行面臨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等問題,經濟恢復向好的基礎有待加固。
今年我們鋼鐵行業面臨的困難確確實實比較多,需求不足表現在鋼鐵行業最直接的就是房地產,包括新開工面積等同比下降。
投資方面,整個投資增長緩慢,我們投資有三塊,固定資產投資,我們基本保持 7%以上增速,還有一個制造業投資,以前房地產投資的規模和我們制造業的投資規模是基本相當的現在制造業投資規模按照金額來算,已經超過了房地產。制造業投資是企業內生的,包括環保技術性改造等,它都必須要完成的,鋼鐵行業這幾年投資最多的,如果沒有新建產能以外的話就是環保,還有一個制造業就是我們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包括通信領域的這些投資,新興產業和新興制造業和大型裝備制造業的投資。今年我們能看到的就比較好的比如說風電、光伏新能源、海洋工程。基建投資今年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項目負責制有關系,資金你說缺嗎它不缺,你說不缺吧,他確確實實他批不下來,因為現在項目實行終身負責制,尤其涉及到地方政府,涉及到政府投資的這些重大工程項目,不像以前,以前這個投資就很快的,從決策到資金劃撥到施工都是很快的。總體來說,除了房地產同比還在下降以外,其他的制造業和基建投資是保持增長的,但是整體投資還是需求不足
出口需求方面,我們面對的就是國際環境,因為隨著人民幣的貶值以及中國經濟恢復,出口狀況會有好轉,但是全球對中國實行的政策,我們中國講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們叫脫鉤斷鏈,實際上他們叫去風險,以前叫去中國化,因為資源競爭太強烈,太刺激中國,所以叫去風險。那么為什么去風險呢? 因為是中國的制造業規模所決定的,不是講我們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的制造業的規模相當于美國加歐盟,甚至再加上日韓,所以美國寧愿加息承擔高物價,也不取消 25~35%的關稅政策,迫使能在中國完成的加工制造產業轉型向越南、東南亞、南美這些國家來轉移,他們叫去風險。
中國現在是一帶一路,盡管我們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了很多,但是一帶一路都是發展。
中國家或者是欠發達國家,因為它不是發達國家,消費能力不足。舉個簡單例子,曾經我去中東開會,那個北非和中東國家的鋼鐵市場會議,一個國家一年才幾百萬噸,我去迪拜這個所謂的中板銷售大戶一年 10 萬噸的中厚板是從我們中國南鋼進口的,也就是平均一個月的銷量1萬噸都不到,一個國家就幾十萬噸的這種消費量,大的也就 100 多萬噸的鋼消費量,我們隨便一個鋼廠的產量,所以說歐美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出口市場。以前是中國加工的產品,通過越南,東南亞,轉口到美國,最典型的比如說美國人對中國的冷軋板,包括對我們中國的很多鋼材反傾銷,低的時候關稅百分之十幾,現在是百分之四五十,最高是 100%。美國人在沒反傾銷的時候,美國從中國進口冷軋是將近 300 萬噸,第二年變成美國從越南進口 200多萬噸,然后美國人就對越南進行冷戰,反傾銷,追溯它的延長期。人民而貶值未必對出口難有太多推動作用,倒是哪一天人民幣升值的時候,我們出口可能會提高。這個觀點我曾經講過很多次,就像鋼廠漲價和鋼廠跌價一樣的,不會是因為鋼廠跌價,我們好銷售,能鋼廠漲價的時候,我們這個市場售形勢就好轉了。
消費需求方面,消費需求面臨的問題跟三年疫情有關系,人們不習慣再去上街購物,或者去飯店吃飯,7 月份消費增長才 2.5%。整個消費處在沒有很有效的手段刺激消費,大家說能不能給每個人像美國那樣每人發多少錢來消費,我覺得現在發錢也消費不了,花錢可以刺激消費,但是花錢也未必能消費掉。
鋼鐵行業今年經營困難,但是干勁都沒有減。1-7 月份粗鋼產量 6.27 億噸,同比增長 1528萬噸,生鐵 5.29 億噸,同比增長 1788 萬噸,鋼和鐵產量同比增長 3.5%,1-8 月鋼材出口 5878萬噸,我們按照鋼來算的話,1-8 月鋼的凈出口是 5000萬噸,出口同比增長 1298.6 萬噸粗鋼出口同比增加 1500 萬噸,基本上就是增鋼量被消費掉了。我們鋼的直接出口為什么會這么好,以兩大原料來看,一個是國際市場煉焦煤的價格,一個國際市場鐵礦石價格。煉焦煤價格在今年 5 月份最低跌到 220 美金,也就是說從年初的 400 美金跌到 220 美金,目前是在280 美金,如果按照國際市場煉焦煤價格進口到國內,實際是倒掛了將近 30 個美金。鐵礦石5 月份最低跌到 94-95 美金,目前漲到 11 美金,漲了20 美金,國內市場鐵礦石現貨價格目前已經創了今年的新高。國際市場如果鋼廠用這兩個價格來生產的話,它能不能賺錢,我們鋼鐵產品的出口優勢體現在什么地方? 就體現在同樣的鐵礦石價格上面,同樣的煉焦煤的價格。國際煉焦煤的供求格局已經發生了改變,比如說本來我們還有北美的和加拿大的煉焦煤會出口到我們中國來,現在基本上不來了,俄羅斯的煉焦煤本來是出口到歐洲,現在轉到中國。蒙古的煉焦煤,現在產量在增加,但我們國內煉焦煤總體能滿足我們高爐,大高爐生產的這種煉焦煤總體來說國內是緊缺的。如果我們國內不都是 1000 立方米以上的高爐,或者是 2000 立方米以上的高爐,而是國內 400 或者 500 高爐,國內煉焦煤是過剩的,我們對質量的要求在提升。也就是說,從國際市場來看,中國鋼鐵業在同等條件在國際市場就有競爭力,當國際原料價格在大幅下跌的時候,中國的鋼鐵產品出口肯定是減少了,包括我們制造業也是,這就是理解我們鋼鐵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次在 2005 年 4 月份我在上海開會提出全球鋼鐵看中國,中國的鋼價決定了全球的鋼價,全球的鋼總量 50%在中國,鋼鐵價格的下跌,不僅是降低了我們中國制造業的制造成本在全世界也是一樣的,因為全世界的鋼價是隨著中國的鋼價下降而下降,而不會上升
今年 8 月份我們中國進口了 1.06 億噸鐵礦石,這個量是比較大的,按照 8 月份年化的話那就可能就相當于大概接近 12 億噸了,今年 1-8 月份,鐵礦石進口增長是 5334 萬噸,增長了5300 多萬噸。8 月份大家在講的平控,它不像 2021 年帶有行政強制性,今年只是發個通知,供求要保持動態平衡,這個實施的強度肯定是要小得多
再簡單的看一看今年的經濟增長 5.0%到底能不能保得住?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對今年全球經濟的預測,他認為我們中國今年調整了兩個點,今年經濟增長 2.8%上調 0.2,也就是說今年全球經濟上漲3%,中國經濟預計能夠保持增長 5.2%甚至更高,我們的預測沒有低于 5.0%的,鋼的消費量跟去年比是不會出現大幅下降,至少是保持平穩,最多是略有下降因為中國的經濟結構決定了 GDP 增長,鋼鐵消費量也會增長。
回到全球來看,全球經濟盡管恢復面臨很多困難但仍是增長 3%,這個增速比去年有所回落,這是與美國的競價有關系,因為物價回歸,也就意味著今年全球鋼的消費量不會出現大的向下波動,至少跟去年是保持平穩的。
幾個主要鋼鐵出口國產量。一個是俄羅斯,俄羅斯在歐洲戰爭之前,產量基本 7000 萬噸左右,高的時候 8000 萬噸。去年包括今年按照今年的數字來預測,去年也就 6000 多萬噸少了 700-800 萬噸左右,將近 1000萬噸,這個產量是在下降的,今年估計也就 6000 萬噸左右。另外一個國家就是烏克蘭戰爭行為中的烏克蘭,烏克蘭本來的產量基本在 2000 萬噸,最高的時候達到 2500 多萬噸甚至更高,去年的產量只有 600 萬噸,也就是說俄烏戰爭把它掉1500萬噸產量。還有一個土耳其,鋼產量 2/3 用來出口,鋼產量 3000 多萬噸將近4000萬噸,因為進口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廢鋼,從俄烏戰爭以后,產量受到影響,估計產量今年可能繼續是保持下降。今年鋼的出口,只要大的格局不發生變化,我們鋼鐵出口是能夠保持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去年是 6000 多萬噸,我們凈出口我們增加 2000 萬噸,如果我們的產量真的按照平控要求的話,國內增產不超過 1000 萬噸的話,國內的供求是基本上是平衡的對鋼材市場做一個簡單的判斷,我認為 9 月價格總體震蕩,底部抬高,但能向上還是向下,我認為空間都不大,我們能看到的螺紋鋼空間就是 3600-3800,能操作的空間也就這么
對鋼鐵市場影響最大的因素有三個,第一就是鋼廠期貨做套保,第二,大量的鋼材賣給各類平臺。7 月份的時候說過,現在這個市場你想它漲它是很難的,因為現在有三大空頭,第一個是鋼廠,第二個是鋼廠的代理商和各類平臺,第三個是整個下游行業在處在去庫存周期,不是在補庫存周期。鋼材不漲,我一直在呼吁,但我呼吁也沒用,這個現實我們是沒辦法改變的,第一我改變不了鋼廠的思維,第二我改變不了市場里面這種資金的屬性,因為它不是來做貿易不是來做流通的,而是承擔資金安全以及穩定的收益。
關于鐵礦石,第一個看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人民幣要貶要至少要貶到 7.4-7.5 才會結束.第二個看國際大宗商品就是商品之王原油的價格,如果接下來原油的價格還要往上走,漲到90 美金甚至 100 美金以上的話,那我相信鐵礦石價格也會漲的,鐵礦石今年能不能跌破 800人民幣取決于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 10 月份以后,我們平控政策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貫徹以及冬季采暖季的限產,如果平控強力實施,那可能我們很多鋼廠就把高爐一關鐵礦石都不采購了那肯定是跌的更兇。煉焦煤的市場從現在開始,國際煉焦煤的市場價,我覺得到明年 3 月份還有可能上 300 甚至更高的價格水平,這就決定了國內的煉焦煤價格不會有多大的下跌空間。會議總結發言觀點整理: 大家還是用市場的角度去看待市場的問題,用市場的理念去對待市場的變化,只有我們用市場的理念來看待市場問題的話,很多問題就比較好理解了,不要帶著自我偏見和傲慢。我們鋼鐵行業定位為重要的基礎原材料行業,但是沒有把鋼鐵行業定位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對市場做一個簡單判斷,9 月份甚至到國慶節以后,這個市場是值得期待的,大家放放心安安心心的做好生意
平臺資金的閃轉騰挪,一定是未來我們鋼鐵行業的一大災難。未來我們就一漲價就要暴利低價不會的,就像當年聯保一樣。
2024 年中國的大宗商品到底會怎么樣?商品的價格水平是由什么來決定的呢? 是由資金供應量來決定的,那我們就研究現在的資金,這幾年發的這種超發的貨幣會去什么地方? 新加坡可能是我們華人資金最好的集散地,因為西方國家我們現在不敢去了,未來可能有可能去迪拜,迪拜可能也是我們未來我們中國人有錢人跑的地方
對平控不要更多的關注,北方鋼廠的限產情況,可能要好好的關心。今年四季度會不會出現這種斜崩式或者說 11 月份以后會不會出現這種斜崩式的下跌? 目前來說不會的。二季度的價格基本上是就今年的最低價,圍繞投資和消費這兩個領域,國家會出更多的政策來刺激,因為現在看經濟形勢肯定是不好.
市場是測不準的,是不可測的,但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測是為了更好的應對。作為一個分析師來說,只能說一個方向,不能說三個方向,但是作為一個操作者來說,必須有三個方向,漲我怎么來應對,跌我怎么來應對,不漲不跌我怎么應對,分析師如果講出三個方向可能不負責任的,但是操作者必須有這三個,而且對這三個你都要做好預測。
(注:以上根據吳董事長發言記錄整理,未經審核,請勿對外)
記錄整理: 鋼之家夏云 17730185301
2023年9月9日